我校举行神舟十三号飞船搭载材料交接仪式暨地面育种工作启动会
近日,由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组织的神舟十三号飞船航天育种搭载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作为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中国)有限责任公司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遴选了水稻、茶、烟草、紫云英、西兰花、茄子、花生、南药等16份共计430克材料参加此次航天搭载试验。为更好推动航天搭载材料的地面育种工作,5月19日上午,我校在科技楼举行神舟十三号飞船搭载材料交接仪式暨地面育种工作启动会。
“神舟十三号飞船刷新了种子航天搭载在轨时间记录(在轨时间183天),对理解长期空间环境下对于生物的影响及遗传变异具有重要价值。”会上,中心副主任、农学院教授郭涛介绍了神舟十三号飞船搭载试验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接下来,这批种子将经过一系列地面培育、筛选和验证工作,首批种子拟于7月份播种,并将在河源和潮州同步开展花生和茶树的航天育种工作,有望获得一批变异类型丰富、具有重要应用推广价值的原创性优良种质资源。
科学研究院院长谢青梅表示,要利用好宝贵的搭载材料,科学制订育种方案,集聚多学科、大团队开展协同攻关,进一步提升航天育种科研水平,突破种业“卡脖子”关键问题,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
中心主任陈志强教授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中心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总结凝练航天育种的技术经验,发布通用操作指南,同时借助各新型研发机构和搭载单位,根据研究对象制订具体工作方案,推动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航天育种规范技术体系,打造“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高地,高水平服务广东现代种业发展,同时为我校作物学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部分搭载材料
据悉,作为我国航天育种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中国)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是我校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中心与国家航天工程计划紧密结合,在国家863、科技支撑计划及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支持下,自1996年来先后开展了26批次种子的空间搭载试验。2020年以来,中心先后组织了新一代载人飞船、空间站核心舱、嫦娥五号等航天搭载活动,从近地轨道逐渐迈向深空环境。中心利用空间诱变及现代生物学技术,在特优质、高抗病、轻简化品种选育方面取得新突破,已先后培育出60个水稻新品种通过各级品种审定,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与此次搭载试验的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我校科学研究院、农学院、园艺学院、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中心师生代表参加会议。(文图/陈芃辰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