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团队在分析化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以Supplementary Cover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Stability and Recognition Mechanism of the Antiquinalphos Nanobody for the Detection of Quinalphos in Foods”的文章。文章通讯作者为徐振林教授,第一作者为博士生李家冬。
纳米抗体通常来自骆驼、美洲驼、羊驼等驼科动物和鲨鱼中重链抗体的可变结构域,由于其出色的溶解性、高稳定性以及易进行基因工程改造等特性,一直是小分子污染物免疫分析中的研究热点。尽管目前已经有许多基于纳米抗体的小分子污染物免疫检测分析方法的报道,但是关于纳米抗体的结构以及纳米抗体与小分子半抗原识别机制的研究较少,了解纳米抗体驱动其稳定性、亲和力和选择性的结构特征变得越来越有价值。该研究首次以喹硫磷为研究模型制备了抗喹硫磷的纳米抗体Nb-11A,并使用X射线晶体学解析了Nb-11A和喹硫磷以及三种交叉类似物(对硫磷,三唑磷和蝇毒磷)的复合物晶体结构。同时,采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Nb-11A的热稳定性和有机耐受性机理。该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抗半抗原纳米抗体的识别和稳定性机制,并为新型半抗原的合理设计和定向进化产生高性能抗体提供新的思路。
我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团队近年来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Bruce Hammock教授等单位合作,相继承担了“十三五”重点研发国际合作专项、“十三五”重点研发课题、NSFC-李国鼎基金、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围绕纳米抗体筛选平台的构建、纳米抗体识别特性及基于纳米抗体的快速检测方法、产品开发开展了系统研究,已在Analytical Chemistry (2018, 90, 12886-12892),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22, 205, 114089), Journal of Hazards Materials (2022, 424, 127411),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21, 69, 4911-4917; 2022, 70, 4102-4111)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获得授权专利9件,并主办了三届纳米抗体国际分析研讨会,目前已建立与美国、比利时、日本、法国、加拿大、泰国等多边合作。
文图/食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