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党委书记、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理事长隋斌研究员一行来校交流座谈,并参观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以下简称“农史所”)特藏书库。校党委书记李凤亮接待了来宾。
参观农史所特藏书库
农史所副所长陈志国副教授介绍了该所的发展概况、馆藏的重要农业古籍、民国农业文献及哈佛燕京引得、广州大典、广东历代方志集成等珍贵文献。岭南农耕文明重点实验室主任倪根金教授重点展示了《明代鱼鳞图册》《农政全书》《事物纪原》等特藏书库的珍稀农业古籍实物。
陈志国副教授介绍农史所概况及馆藏文献
隋斌对特藏书库典雅的藏书环境、丰富的古农书赞叹不已。他表示,农史所是国内农史研究的重镇,特藏室的古农书正是开展农史研究的重要珍贵文献资料,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李凤亮对农史所馆藏的农业文献和先进的书库管理系统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特藏室馆藏的传统农业古籍文献是中华农耕文明智慧的集中体现,是我校百年办学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是前辈学者留给我校的“珍贵遗产”。他对农史所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加强平台建设,引导教育学生知农爱农懂农,推动农史所成为在农业史方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协同创新推进“新文科”建设;二是加强文化内涵挖掘,探求农业古籍文献在中华文明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三是加强数字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方法,促进农业古籍资源在智能信息环境下的深度开发、利用与传播。
据悉,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是我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重镇,其渊源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起国立中山大学有关农业史的研究。农史所特藏书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几代人的积累和共同努力下,馆藏的文献资料已由最初的3-5种古籍,迅速增加到现在的近10万册图书,成为世界上古农书版本收藏最丰富的书库。目前馆藏线装书3.8万册,其中善本古籍387种3416册;各种明刊抄本143种620册;各类民国文献2.9万册。形成了以古农书为核心,岭南地方文献为补充,华南农史文献为特色的大型文献资料库。
人文与法学学院、农史所相关负责人、中国农业博物馆专家学者陪同参观。
文/人文与法学学院 苏冠贤 黄小莉
图/人文与法学学院 拜嘉豪